第三节 中国劳动力市场平衡性特征
报告测度了10年的劳动力市场平衡性,研究发现:中国的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性是较好的,不过依然存在动态提升空间。随着国力增强、劳动者收入提高、脱贫工作深入、社会福利改善,劳动力市场也将发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将会走向新的更高层次的均衡。2011年之后,劳动力市场形有波动、势仍平稳的状况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其中,有些不平衡是为了向更高质量平衡调整的、暂时性的不均衡,有些不平衡则是影响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的、短期内难以调整的不均衡。根据马歇尔的价值均衡理论,劳动力供给和需求达到均衡时,价格(工资)也同时达到均衡[47],尽管竞争市场的理论假设非常严苛,但是对于更加完善的劳动力市场而言,这一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也是客观存在的。较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劳动力市场开放度、成熟度都有了显著提升。[48]本报告借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国家统计局数据,分别计算了全国和11个省(市、自治区)的劳动力市场平衡性指数,尽管存在数据可得性限制,但是全国和部分地区的指标计算结构仍反映了诸多借助单一指标难以发现的劳动力市场平衡性方面存在的特性和问题。具体来看,体现为以下八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