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恻隐近乎慈
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就是佛教的慈悲。《大丈夫论》说:“一切善法,皆以慈悲为本。”一个人可以失去世间上所有的金钱、感情、物质,但是不能失去慈悲。把慈悲用在有智慧的人,智慧能普被众生;把慈悲用于人性,人们会更加仁慈;把慈悲用于勇敢的人,勇敢就会更有力量。
人要增品进德,除了童子军的“智、仁、勇三达德”外,还要加上慈悲。有语云:“智者无烦恼,仁者无困顿,知耻能上进,慈悲最吉祥。”
§修业
每个人的一生,都要经过求学、创业的过程,甚至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地进德修业。所谓“业”,包括自己的学业、事业、德业等,也就是要修正自己的行为、充实自己的智能、创造自己的功业。所以不管在知识学问、品德操守等各方面,都要日有所增、时有所进,才不会虚度光阴,马齿徒增。关于如何“修业”,有四点看法:
第一,对自己要有信心